摘要:楼市调整初见端倪,各地政府就纷纷暗救明托,以至于连央行也坐不住了,一边强调“不会轻易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一边却又表态“松动房贷政策”。这到底是开的什么药方?
5月12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召开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的贷款需求,并合理确定首套房贷款利率水平,及时审批和发放符合条件的个人的住房贷款。
这一次,上演“救市门”的主角从地方政府上升到了中央层面,对信贷政策“窗口指导”的部门也并非银监会,而是央行。尽管同为对信贷政策产生影响的职能机构,但央行的力度显然更能凸显高层对此时楼市异动的关注。
耐人寻味的是,房地产业“娘家人”住建部在关于如何调控楼市上近期却始终未见发声。暴涨十多年的楼市刚见调整就真的到了要去救的地步了吗?以前是越调越涨,现在救市就能救起吗?地方政府有救市冲动,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商业银行,这个时候真的愿意慷慨解囊填窟窿?
“现在与2012年的情况并不相同,‘钱荒’后遗症仍然存在,如果没有银根的实质性放松,存准率不下调,此类窗口指导的效果在今年就会比较有限。”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称。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名誉会长聂梅生的观点就更有意思:“在2013年这一届政府对房地产没有出台政策的情况下,这种反应是市场内部供求关系和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而不是因为楼市调控。”或许,买涨不买跌的楼市往哪里走,关键还是取决于市场本身。
“救市”模式重启?
楼市敏感期,央行此次“窗口指导”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紧盯的还是会否出现信贷放松的信号。
“央行的态度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称,此次央行发声,意味着信贷政策的调整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更凸显出监管层对此轮楼市异动的重视。问题的关键是,银行会如何配合?
“融360”金融搜索平台发布的4月份房贷分析报告显示, 在对全国23个热点城市进行的调查中, 4月全国最低房贷利率提升至9折,个别银行最高上浮40%。目前仅有9个城市还存在利率优惠,并有16个城市出现停贷现象。
“央行研究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改进住房金融服务有关工作,意味着货币政策微调走向定向宽松。”张宏伟认为,央行释放这样的信号,主要是从宏观经济着眼点出发,当前宏观经济触底,仍然需要房地产适度拉动宏观经济的增长。
实际上,央行“优待首套房贷款政策”的提法并非首次。2012年初,央行也曾明确提及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随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量价齐升。
经济下行的压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更为紧迫。不过,迫切希望启动“救市”模式的地方政府却遮遮掩掩,并未“出重拳”。目前,郑州、无锡、杭州、天津等地只是对限购政策、公积金贷款等政策进行了微调。
“从目前已出台的地方新政来看,政策力度并不算大,大部分政策是在购房资格上做文章,信贷、税收政策调整较小。”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对比2008年的地方政府救市,当时地方除了下调公积金贷款首付及放宽贷款年限外,部分城市还出台了减免税费或者直接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对“救市”的提法也十分慎重。郑州原定于5月12日就新的管理办法举办新闻发布会,也在离约定时间半小时之际临时取消。5月6日,媒体查询安徽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和住建委官网,均没有相关政策内容,铜陵财政局官网上原本登出的补贴契税的文件也被删除。
“对于目前的楼市而言,关键的问题在于资金紧张。开发商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购房人个贷发放的成本和发放的速度都和以前不一样。”聂梅生认为,如果在资金的问题上不能放松,那“救市”是很难见到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