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352房网 > 业界观点 > 马跃成:贵阳新政违背调控目标应叫停

马跃成:贵阳新政违背调控目标应叫停

发布时间:2012-10-10  来源:马跃成博客  编辑:诗诺

  昨天看到某兄的微博说,节前和一个省会市委书记吃饭,席间书记说:我们有的是地,可就是没有指标。如果多给我卖地指标,什么房价地价就都能摆平了。这话其实我是不相信的,因为我们的用地指标一直不缺少,有两种现象可以证实这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的卖地任务经常完不成,二是开发商手里储备了大量的土地,有的开发商的储地达到几十平方公里,够开发几十年的。地方政府热衷卖地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敛财土地财政,没有土地他们没法过日子,或者是过不好日子,与房价地价没有多大关系。

马跃成
马跃成

  这两天楼市的一个热点新闻,似乎是在印证上述市委书记的言论,这个就是贵阳市的救市政策,贵阳也是省会城市,省会城市多是副省级别,在这个层次上的政府都是指望卖地生存,我真担心中国的未来在哪里?土地能持续多少年?我们是不是在疯狂消耗子孙后代的资源。

  贵阳市日前公布的多项楼市措施包括,在贵阳购买商业、办公用房和首次购买住房的,可享受本市户籍人口就业、入学和就医等同等待遇。此外,凡购买商业、办公用房金额每满500万元,并在贵阳市开办企业(公司)或经营,有合法营业执照的,可不参加摇号直接申请一个小汽车专段号牌。贵阳的这项政策对一个登记制户籍的社会机制来说,本来不算什么。本来人家在你这个城市买房、定居、就业,本来就该享受当地市民相应待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在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是户籍准入制度,同在一个城市生活的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具有不同类别的身份,甚至一个家庭里的家庭成员之间都有不同的身份。这样就造成了在享受市民福利上不同待遇,这就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中国社会制度的现实。虽然这个制度有很多的不妥,不公平,但是应当说这个制度目前还是维系这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改变准入制度为登记制度,但是现在还不行,还有很多约束条件不能一下子放开。因此,这种影响就必然会在楼市上反应出来,当然,这次的调控手段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这个制度的约束条件。

  这就是现实,这个现实不接受不行,虽然我们的目标很理想,但是现在脱离现实就会造成更大的麻烦。显然,贵阳的救市政策并没有解决户籍制度的意思,如果贵阳认为自己的环境条件具备了从实施登记制户籍制度的条件,那就应当另当别论,也就没有必要出台现在这个政策了。既然,要让买房人享受这个条件、那个待遇,为什么不能一下子解决户籍制度?显然这个制度里的其他方面还没有完全向购房者提供,也就是说户籍歧视依然存在。

  贵阳在房地产领域里出现的问题,在其他城市也一样存在。贵阳政策的目的和结果与中央调控政策完全背道而驰。这就是应当被叫停的根本理由,中央反复强调调控决心不动摇,调控方向绝对不改变,本届政府一定要实现房价合理回归的目标,贵阳市偏偏在十八大之前,出台这样一个公然叫板的政策,实在是莫名其妙。不管贵阳市有多少理由,我们只要问一句,你的这个政策与中央的调控路线是不是一致,一切就完全清楚了。

  在各地严控楼市,力压房价上涨之时,贵阳竟然出台买房送户口的新政,不禁让人质疑其是大胆的救市行为。有人为贵阳政策辩护说,对于贵阳楼市调控的政策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的认为,不松绑的政策都值得鼓励,而给楼市松绑的政策都需要声讨,关键在于要把握调控政策的力度和节奏。但是,目前这个时候,楼市调控正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一项松绑政策,即使以后看起来是想好政策,但是今天实行起来就会造成楼市的全面反弹,让调控彻底失控。

  有报道说,贵阳这个城乡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全部加起来还不到500万人的城市,由于建筑面积过大,将要面对户均好几套房的尴尬局面。一个叫花果园的超级大盘,总建筑规模更是达到了1830万平方米,堪称中国第一大盘。仅此一个楼盘,规划居住的人口就高达50万人,超过贵阳城乡总人口的10%。据最近的公开资料显示,贵阳最大的 13个楼盘,总建筑面积接近4500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居住人口预计总计约达110万人。供过于求已经成为贵阳方面手中的烫手山芋,贵阳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鄂尔多斯,我们还要继续观察,但是贵阳样本的意义告诉人们就是不得人心,就是也是没有前途的额,救市解决不了房地产的根本问题,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的财政问题。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热门楼盘
  • 楼盘
  • 区域
  • 均价
Copyright © 2010-2019 0352fang.com. Powered by 0352房网 大同市触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352-7915556   业务合作:0352-7915557   客服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   晋ICP备130076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