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摘要:棚改货币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可以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因势利导。如何切实发挥棚改货币化政策的正面效应,避免市场形势变化时导致负面影响,是决策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日前,全国棚改贷款“一刀切”的传闻引发关注。传闻称,国开行各地分行抵押补充贷款审批暂停,项目合同签订审批权回收总行。国家开发银行则回应称,今年以来国开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棚户区改造政策,在国务院相关部门指导下,配合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开展棚改融资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棚户区改造是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有6000多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棚户区改造在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棚户区居民由此实现了安居梦。
2013年至2014年,一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供给过剩情况,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棚改与去库存相结合,提出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思路。棚改货币化安置一举多得,棚改拆迁群众不再仅仅接受住房实物保障,而是可以拿着棚户区拆迁补偿款到市场上自由购买商品住房。货币化安置可以让棚户区居民搬出低矮简陋的棚户区,也有助于楼市去库存。与实物安置相比,棚户区居民不必再像从前那样先搬出棚户区,租房两年至三年,待安置房建好后再搬进新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货币化安置是相对简单的一种方式,能够节约不少行政资源。
棚改货币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未来仍然可以作为棚户区居民的一种安置选择,但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可以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因势利导。我国提出,2018年至2020年再改造1500万套棚户,其中2018年改造580万套,棚户区改造仍应坚定不移继续推进。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曾介绍说,2016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了48.5%,比2015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棚改货币化安置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从全国范围内看,总体基本告别了大规模库存积压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个别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在客观上助推了房地产市场过热。恒大研究院副院长夏磊认为,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棚户区改造显著提升了棚改户住房条件,改善了城市面貌,但少数地区过度棚改、过度货币化安置,棚改户获得了超额福利,失去了住房保障要义。
如何切实发挥棚改货币化政策的正面效应,避免市场形势变化导致负面影响,是决策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该从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综合考量,及时出台合理政策。比如,货币化安置比例过高导致弊大于利时,可适当提高实物保障比例,建造让棚户区居民更加满意的安置住房等。
对于棚户区改造,仍然应该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尽管近年来很多居民“出棚进楼”,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但仍有相当数量百姓居住在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中,继续帮助这些群众改善居住条件十分必要。对于未来棚改的数量,应该更加科学有效地摸排。同时,各地应严格执行棚户区改造政策要求,避免政策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