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摘要:全面推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立、新开工棚户区住房改造12.52万套、全省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00公里……2月9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省城召开,我省将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全面推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立、房地产市场发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城市建设与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筑业质量效益提升,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
进入新时代,我省将通过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保障人们住有所居。实践证明,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既有利于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又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为此,我省将大力发展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机构和物业企业开展住房租赁业务,支持个人依法出租自有房屋,加快建立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
如何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我省将新建租赁住房纳入住房发展规划,允许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现有住房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和城中村闲置房屋改建为租赁住房,通过新建、改建、回购等方式扩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
今年,太原市将作为重点城市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其他市也将积极推进,省级层面要至少统筹成立一家国有住房租赁企业。
扩大公租房保障覆盖面
为了保障每个人都有房子住,我省将着力提升住房保障能力。继续扎实推进棚户区住房改造,积极引入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不断加大政策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新开工棚户区住房改造12.52万套。
今年,我省还将不断扩大公租房保障覆盖面,将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群体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行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出台租赁补贴政策,推行公租房货币化,引导保障对象到市场租房;加快政府投资的公租房竣工分配,年内分配率达到90%。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有序开展试点工作,有效改善城镇中等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
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我省如何有效地做好去库存?会议中提出,将重点加大非住宅和部分市、县去库存力度,放宽非必要规划约束指标,允许开发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规划用途、户型结构和商业配套比例等,尽快把库存消化周期控制在合理区间,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统筹规划城镇空间和设施布局,推动基础设施系统化规划建设,增强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对农民工返乡、城市居民下乡创业、农民进城安居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引导人口和住房需求合理分布。
同时,我省将继续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擅自销售商品房、中介机构发布虚假或不实信息骗取中介费、物业服务企业不按合同约定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失信企业坚决列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00公里
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大幅提高人们在这座城市居住的幸福感。因此,我省将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00公里、供水供气供热和污水管网3700公里。严格落实专项规划,因地制宜新开工一批地下综合管廊,推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力度,重点抓好太原汾东、大同恒安新区和晋中正阳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污水配套管网,推动污水收集能力稳步提升,确保到2020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设区城市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提升100个行政村村容村貌
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我省将制定《农村建筑风貌设计导则》,选择沿河、沿路、沿景区100个行政村进行村容村貌提升试点,示范引领建设体现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村建筑。
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总体布局,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同路径推动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和特色旅游发展。启动吕梁碛口、晋城沁河流域传统村落集群保护利用试点,编制50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抓好中央资金支持的104处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
此外,我省还将完成国家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集中力量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完成好2018年26个整体脱贫县的改造任务。采取统建集体公租房或加固、置换、长期租赁闲置房屋等多种方式,兜底解决特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目前,我省的建筑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将努力打造“三晋建造”品牌,不断巩固和提升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各市要培育1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1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太原、大同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15%,其他市要达到5%。
同时,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装配式建筑要全部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政府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比例不低于20%。积极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鼓励勘察、设计、造价、监理等上下游产业链咨询企业联合重组,加快与国际工程管理方式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