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文章
摘要:在国内房地产信贷紧缩背景下,众多内地房企施展浑身解数,或通过海外发债或借由银团贷款或直接赴港上市,为新一轮的拿地与开发融到了巨额资金。
据中指院数据根据公司公告计算,上半年共有34家上市房企发行了903亿元海外债券。
同时,内房企在上半年通过银团贷款所融资金亦出现暴涨。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发布数据显示,内地房企的港元和美元银团贷款,今年上半年上涨至约400亿港元,同比增加16%。
而此前没有构建海外融资平台的内地房企也不甘落后,纷纷抓紧赴港上市契机。
逼出来的海外融资潮
2012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超低利率环境,拥有海外上市平台的房企更倾向于海外融资,而发债是主要途径之一,这其中既有美元债、港元债,也有点心债。
中指院数据显示,仅1月份就有17家上市房企通过境外融资渠道募集了约合420亿元资金,超过去年全年上市房企境外融资总额的一半。到6月底,这一数字更是上蹿至约900亿元。这其中既有万科、龙湖、SOHO中国、金地、中铁建等大房企发债,也不乏佳兆业、新城控股、建业等中型房企。
海外发债成本优势突出,国内贷款利率普遍在8%以上,而一般海外发债成本在5%左右,万科4月发行的美元债年率更是低至2.6%。
除了发债,额度高、利率合理的银团贷款模式也成为内房企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据粗略统计,今年上半年约有18家房企通过银团贷款融得300亿元以上资金,其中仅5、6月份就有10家内房企获得银团贷,包括五矿建设、禹州地产、瑞房、雅居乐、旭辉、世房、银泰百货等。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殷旭飞表示,政策打压已经使国内房地产行业经营环境急剧恶化,许多房企赴海外融资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没有海外融资平台的内地房企而言,为享受海外低息融资,则在抓紧赴港上市。上半年有金轮天地、五洲国际两家内地房企选择了直接赴港IPO(首次公开募股)。相比之下,更多房企选择了赴港借壳上市,如万达地产收购恒力商业地产;绿城控股盛高置地;朗诗收购深圳科技;蓝鼎控股收购嘉辉化工;宇业集团入主港股积华生物医药。
“房企之所以选择借壳上市,是因为它们无法直接赴港IPO。对它们而言,最重要的是上市后的再融资。”盛富资本和协纵国际总裁黄立冲表示。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内地房企不断“前仆后继”到港上市,主要是出于融资目的,一方面内地银行贷款持续收紧,而房地产再融资是否开闸不确定,开拓新的低息融资渠道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是大房企扩展加速,拿地凶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它们所融到的钱有相当部分再通过各种形式流回境内。”将低成本的海外融资用于大量拿地,已成为开发商的拿手好戏。
下半年仍将增长
下半年的不确定性在于美国是否退出量化宽松,得益于量化宽松政策的内房企海外融资潮是否会受到影响。殷旭飞认为,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海外融资成本也将攀升。谢逸枫则表示,即便如此,如果内地房地产融资环境不放松,内地房企依然会被迫进行海外融资,“下半年会出现更多房企赴港上市融资,对新项目输血与拿地及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