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胶囊旅馆本来就不是为了盈利,只是想为北京解决流动人口的安置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办法。如果盈利,都会用来做慈善。”黄日新说。
第三代胶囊公寓主推的户型是夫妻双人间,比起之前的两代“胶囊公寓”,第三代显然更加宽敞舒适,人均使用面积差不多5平米,还增设了厨房、餐厅、淋浴间等。“这不是用来常住的地方,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流动人口的过渡性的居住问题。比如大学生,他们事业刚刚起步,还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住在这里只是暂时的,等他们经济稳定了,就会搬走。至于租金也很便宜,单人间350元一个月,双人间450元一个月。”
黄日新告诉记者:“第三代胶囊公寓目前仅作展示,六个月之后正式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收回成本。胶囊公寓第三代的推广工作,我已经打算把‘黄日新胶囊’专利使用权拍卖,然后交给拍卖行和开发商来做了。”
对于“胶囊公寓”未来的命运,黄日新非常有信心。“我已经注册了‘黄日新胶囊’这个商标,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开发更多的系列产品,比如‘黄日新胶囊公寓’、‘黄日新胶囊旅馆’等等。目前已经有两个知名拍卖行的老板来找我洽谈拍卖‘黄日新胶囊’的专利使用权了。也有开发商来洽谈如何将‘胶囊旅馆’纳入市场化运作。未来预计会在全国多个城市建造连锁的‘黄日新胶囊旅馆’解决更多流动人口的安置问题。也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引起官方的重视,将流动人口的安置问题重新重视起来。”
在“胶囊公寓”的建设过程中,黄老先后投入了28万块钱,虽然此举遭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各种非议,甚至自己的儿子也不理解,但凭着一股倔劲,老人还是坚持了下来。“胶囊公寓”引起了各界的关注,黄日新保存的记者名片中,竟包括了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媒体。
上一篇:首家西式服务中式技术相融合社区诊所太原开建
下一篇: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引质疑 公司开发布会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