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比2008年更为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在强调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的同时,坚持继续抑制房地产泡沫,为实业的回归创造政策环境,这种决心和勇气无疑令人振奋。但面对全球经济可能陷入长期衰退的风险,面对地方财政因为房地产调控而大幅缩水的事实,面对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有人建议中央再次放松房地产调控,通过房地产的带动和拉动避免中国经济出现快速下滑的风险。所以,政策的变数可能左右2012年中国房地产的价格走势和调整的趋势。
其一,从价格本身来看,尽管调整的趋势比较明显,但除了前期炒作比较严重的鄂尔多斯、北京通州等个别城市,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同比而言,下降并不明显。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也表明,70个大中城市中,全年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仅有2个,这目前只能说房价初步进入了下降的周期,但并没有全面的下降,更没有出现所谓的大跌,价格依旧没有出现真正合理的回归;其二,2012年,面临欧债危机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稳增长成为中国宏观政策的核心着力点,政策是否坚持的变数仍然很大。
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就预测2012年二季度地方政府可能以“暗度陈仓”的方式采取松动策略,三季度中央政府可能逐步放松“限贷”,然后放松“限购”;其三,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尚需时日。尽管2011年,土地市场交易冷清,全年土地成交单价下跌,各地缓拍、流拍现象屡见不鲜,土地市场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冬天。
截至2011年11月份,36个城市流标地块合计达到117宗,环比10月份的22宗上涨了432%,流标面积达到了1580万平方米。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明显减少,但在地方巨额债务的“地雷”还没有完全排除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向土地要收入依然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创收逻辑;其四,保障房建设并不能弥补商品房市场下降对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2012年保障房建设确定700万套,但从2011年完成的情况看,要真正把700万套保障房落到实处,还需各个层面的艰苦努力
但是,同时应该看到,经过2009年以来房价的疯涨和2011年房地产的调整,中国房地产整个博弈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一,基于前两年房地产疯狂的教训,由于这几年房价的暴涨,房地产积累的巨大泡沫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最大的癌症,再加上多年以来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导致调控政策成了不严肃的“橡皮筋”,房价飞涨的时候,就把政策的橡皮筋收紧,而房价刚刚出现回调势头,政府担心经济增长而又放松橡皮筋,导致政策的公信力备受质疑。
中央在2012年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不仅仅是政府的声誉保卫战,也是中国经济的自我救赎之举;其二,从房地产本身而言,目前房地产陷入僵局的关键依然是价格问题,价格的刚性成了买房者的最大障碍,房价合理调整,才有新的购买能力入市,房地产僵局才能打破,房地产从业者才能彻底洗脑并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的暴利化趋势;其三,2011年,包括宏达股份、恒顺醋业、金发科技、西部矿业、水井坊等16家主业非地产的“涉房”上市公司宣布退出楼市,基本可以肯定。
经过2011年的调整,中国房地产基本已经告别了暴利,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投资房地产者,都应该接受房地产回归合理利润的事实;其四,房地产的理性调整,是吸引资源回归实业的前提,房地产暴利,投资房地产赚钱容易,就不会有人勤劳致富,踏实创业。中国经济这么多年转型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金、人力等资源过度集中于房地产行业。要真的发展实体经济,就要下决心解决房地产的泡沫问题,否则,无论是实业兴国,还是内需的启动,都是无稽之谈。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全面松动的概率基本为零。价格调整,而不是政策调整依然是2012年房地产打破僵局的主要途径。对于中国的房地产而言,前10年房地产和房价的快速上涨期已经结束,房地产将进入平稳发展的“下半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政策的短期效应,2012年,应该抓住目前房价回调的关键时期,抓紧出台制度化的治本之策,彻底消除房地产投机过剩和暴涨的历史,使得房地产进入真正稳定发展的历史。
应该从房地产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着手,在土地制度、税收制度和防止房地产暴利的制度建设方面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避免再次进入调控下跌,不调控又反弹的恶性循环的周期。2012年是中国房地产从调控周期进入制度建设周期的最佳时间窗口,应该尽快用金融、税收以及土地交易制度的完善形成稳定的房价预期,这是确保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给房地产参与的各方明确的制度预期的关键。
上一篇:马光远:房地产市场即将出现低迷降价潮
下一篇:汪涛:2012年房地产市场放缓趋势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