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山西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到榆次的常家庄园;从再造大同古城,到太原旧城改造,他曾因所到之处对旧城的大拆大建被称为“耿拆拆”、 “造城市长”……,也曾因改造旧城百姓受益在其离任时引发百姓上街挽留。
他如何看待城市中的棚户区现象?如何做到公平拆迁?如何解决“钉子户”问题?金秋九月,新华社记者走进山西太原,围绕城市棚改中的热点话题,专访了太原市市长耿彦波。
棚户区是历史的后遗症
问:您如何看待城市中的棚户区现象?太原的棚户区是怎样产生的?
答: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城市中心区就存在大量棚户区。过去城市规划不是连片建设,哪里有空地、哪里好拆就在哪里建,留下一个碎片化的城市,带来的问题就是高楼之下就有棚户区。
棚户区也是旧城改造的后遗症。以前在城市改造中将平房的毛地出让给开发商,拆迁也由开发商来做。很多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只拆好拆的地方,难拆的留下,于是造成城市中大量棚户区的存在。
太原还有很多土木、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等古建,老百姓在里面建了大量私房,但在城市文化保护中没有对此进行梳理和保护,逐渐形成了新的棚户区。此外,太原作为老工业城市,有很多五六十年代的老工厂宿舍,企业破产后没能力改造逐渐形成棚户区。再加上城市中有大量城中村,一定意义上也是棚户区。
问:太原是个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未来发展如何定位?
答:太原的定位是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同志提出来的,就是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对太原的城市规划,应该在传统文化和城市发展中找出结合点,既保护文化遗产,又进行城市更新。来到太原后,我组织力量对全市170多处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调研,确定了142片历史遗存保护。
在太原古城区,我们就以路为基,把点穿成线、以线形成面,做成“城市会客厅”,来展示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四合院可以改造成文化景点或历史展示厅,这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会提升城市品质。
不能把拆迁“妖魔化”
问:拆迁是棚户区改造的最大难题。有人说,您来太原一年不到,拆迁量是过去十年的总量。对您拆迁,社会上褒贬不一,对此您怎么看?
答:很多人把拆迁“妖魔化”了,认为拆迁就是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对百姓是一种灾难。
今年以来太原市的拆迁面积已达500万平方米,预计全年拆迁面积700万平米。
太原拆迁之所以速度快,在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拆迁优惠政策和安置政策能确保老百姓在拆迁中得到好处,力求做到“征收谁,改变谁,造福谁,给百姓幸福感而不是灾难”;最重要的还有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我们各城区区委政府强有力的执行力、动员力和影响力。市委、市政府跟百姓说话从来都是算数的,在百姓中树立了诚信品牌,因此拆迁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问:太原的拆迁政策如何保障老百姓利益的?
答:我们制定了标准统一的拆迁政策,对征收百姓住宅房屋原建筑面积实行零成本以旧换新,每户可在原建筑面积上无偿赠送15平米,赠送后不满55平米的,不足部分按1000元每平米补贴价补交;55至70平米范围内按2000元每平米优惠价补交;超过70平米的安置面积按市场价补交。另外,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可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我们给老百姓算过账,原先一套20平米的待拆迁房,要置换一套70平米住房大概要掏5万元,但加上奖励费、过渡费、搬家费,基本可以不花什么钱。
我们跟老百姓保证,拆迁安置房面积不低于70平方米。部分区域拆迁尽可能做到就近就地回迁,让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居住在一起,不要形成新的贫民窟。
我们在拆迁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政策取向是把老百姓利益最大化,力求真正把党的政策办到老百姓心坎上,给百姓一个创造新生活的机会。
上一篇:近九成人士不认可以房养老 只有少数人愿尝试
下一篇:中秋推动楼市发展 武汉二手房挂牌均价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