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不可否认,城镇化进程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风险、土地资源浪费的阴影、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隐忧,也渐渐浮现。
去年以来,有关“鬼城”的报道突然增多,最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相关报道。“鬼城”不仅涉及的城市越来越多,而且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去年,媒体主要聚焦鄂尔多斯等少数几个三四线城市,如今,“鬼城”现象“遍地开花”,据说还有144个地级市规划建200余新城新区。而且,从今天媒体对“鬼城”调查情况来看,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遗憾的是,除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调研过“鬼城”现象外,似乎不见其他部门对各地“鬼城”进行过明查暗访,只有媒体对“鬼城”现象进行持续调查和批评。显然,“鬼城”现象不仅与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职能有关,还与住建、国土、金融、财税等部门的职能有关。如果相关部门不调查不干预,恐怕“鬼城”现象潜伏的危机更多更大。
首先,“鬼城”加剧了楼市泡沫。从“房价收入比”等指标来考量,很多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本来就含有不少泡沫需要挤出,如果再算上各地“鬼城”,楼市泡沫更多更大。调研显示,一些城市的房地产项目空置率达40%-60%,有些中西部城市的项目空置率更高达70%-80%。面对如此高的房屋空置率,房地产相关主管部门还能坐得住?
其次,“鬼城”加剧土地资源浪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本来就很紧张,因此,既要严守18亿亩这条耕地“红线”,又要遏制开发商囤地。然而,有关部门却忽略了另一种浪费土地资源的方式——— 大造新城滥建新区。如果说开发商囤地是以土地长草的方式浪费土地,而“鬼城”则是土地以长房子的方式浪费土地。这种资源浪费显然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国土部门不能沉默。
其三,“鬼城”加剧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指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领域(小区网论坛)潜在风险增加。显然,这两个问题都与“鬼城”有很大关系。由于很多“鬼城”的建设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增加了金融风险。由于地方政府先期要进行一定投入,增加了债务负担。可以说,一旦“鬼城”现象继续蔓延,相关领域就有可能出现连锁反应。
另外,“鬼城”还制约着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的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而已经建成的“鬼城”,能否实现产城互动、节约集约很可疑,因为很多地方当初建设“鬼城”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产业支撑,否则,今天就不会有“鬼城”。即使新型城镇化围绕“鬼城”进行,效果也很难说。
鬼城”带来的种种隐忧,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目前,主要是媒体在“炮轰”“鬼城”,还不见官方有实质动作,但很显然,仅靠媒体“炮轰”作用很有限,因为媒体不是职能部门,也不是改革主导者。相关部门要么根据各自职能“对症下药”,要么是“联合作战”,总之要把消灭“鬼城”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种种迹象显示,“鬼城”出现的根源在于土地财政、GDP和政绩考核。换言之,既要从房地产、金融等角度消灭“鬼城”,更要从土地财政、GDP、政绩考核等角度消灭“鬼城”。据悉,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将在年内出台。笔者以为,指望这样的规划来消灭“鬼城”也不现实,必须打造制度笼子,把地方政府建设“鬼城”的土地、规划等相关审批权以及借债权关进笼子。
上一篇:北京学区房报价飙至10万/平 专家称短期难下降
下一篇:京平安故宫工程有序进行 雁翅楼维修工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