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东城墙下带状公园内春意萌动,亭台楼榭掩映其中,护城河波光潋滟,以明代风貌城砖重铸的城墙如一条昂然崛起的龙脊,围绕在古城的东南部,沧桑厚重,气势恢弘。
据介绍,大同城墙可用“魏址金基元墙明砖”八字概括,即魏都平城的故址,辽金西京的旧基,元代夯实的土墙,明代厚实的包砖。特别是在明代,大同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奉命在北魏、唐、辽、金、元旧城墙基础上增筑城墙,城墙略呈方形,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础,在原墙体基础上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城墙四面还伫立着54座望楼、96座窝铺,共有580对垛子,代表着当时大同所辖村庄数。
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四角楼外各建有控军台一座,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有翁城、月城、护城河。城墙高大险峻,固若金汤,其布防之严密,设施之坚固,建筑之高大,在中国古代城防建设史上实属罕见。
后来,明景泰、天顺、隆庆、万历及清顺治、乾隆年间都有过不同规模的修缮补筑活动。但是在近代,年久失修的城墙城砖剥落,夯土残破,苍夷满目。
为再现巍峨重镇的风采,2008年,我市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工程,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从东城墙开始,按明代规制,城墙修复工程全面展开,2009年5月动工,201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恢复后的东城墙全长1800米,望楼12座,角楼2座,角楼之外有控军台,城楼、月楼、箭楼各一座。城门之外有瓮城、月城、护城河。东城墙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
南城墙主墙体于2010年5月动工,201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恢复后的南城墙主体长1760米,上有12座望楼,一座角楼。其形制和构造要比东城墙复杂许多,除了月城、瓮城,还有关城一座,以及东西耳城各一座。关城面积10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一个可容纳万人的文化广场。
墙体上的城楼、望楼、角楼、箭楼等间隔而立,规模宏大,构造复杂,共同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自成一体,完美地再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创造的辉煌。可以说,南城门是大同古城“一城之主门”。
记者顺着马道拾阶而上,缓步登上了南城墙,青色的城砖、城门楼上高挑的重檐歇山顶,雁塔的风铃声清脆空灵,让人捡拾起悠远的历史。站在城墙上向古城内望去,青砖绿瓦的旧居名刹古韵悠悠;远眺御东新城,连接新旧城的桥梁宛若彩虹,一切仿佛穿行在时空隧道。
据城墙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北城墙的修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西城墙的修复也蓄势待发,相信随着四面城墙连为一体,大同这座巍峨重镇将风姿重现。
上一篇:大同市城市园林战役打响启动五项工程
下一篇:大同加快造林绿化度 掀起造林绿化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