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古城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代王府门前的九龙壁修造完成后,龙壁上的九条飞龙活灵活现,引来天上真龙出现,一时间电闪雷鸣,雷劈产生两口井,成为了古城中的“苦甜井”,并留下了“三步井两眼,一眼苦来一眼甜”的说法。文物部门发现的这两口古井,由于相距较近,并呈东西排列,因此也在不少市民中引发了是否为“苦甜井”的猜测。
对此,大同市地方学者姚斌先生给出了相应的解答:与“苦甜井”传说对照的另有水井。“苦甜井”当年位于金箔仓街的井巷中,位于九龙壁东侧大约数十米的地方。苦甜井一直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被废弃不用。
代王府工地两口明代古井的发现,勾起了许多老大同人对于渐已远去的古城市井生活的回忆。
据姚斌先生讲,根据有关记载,大同古城中人们吃水用的水井在解放前有360口。过去,水井是人类生存、居住最为基本的条件,大同古城既有存于街巷中供公共使用的“官井”,也有处于较大四合院中的“私井”。每一处官井都有人负责管理,并向居民收取摊销的日常维护费用。进入上世纪60年代,随着自来水普及,水井开始废弃并最终消失。代王府工地两口古井有着古城市井生活的清晰记忆,对于反映古城原有的真实生活情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代王府修复工程施工现场,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工程基础开挖时发现的两口明代古井保存基本完好。经我市考古工作者研究,断定其为明代早期的古井。其中一号井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为0.85米和1.65米,现有井深12.1米,二号井内部填埋杂物,两井之间相距17米。
据介绍,目前,文物部门已对两口古井实施了加固保护,并对二号井内的杂物进行了清理。在发现明代古井后,相关部门修改了古井周围的施工设计方案,两口古井将成为修复后的代王府景区的一处观赏点。
这两口历经了古城往事、反映了古城市井场景的古井勾起了市民的遐思。9月4日,记者在代王府修复工地采访获悉,相关部门目前已对两口古井实施了妥善的保护措施。
上一篇:郝月生亲临各施工现场办公 确保重点工程进度
下一篇:大同市推进“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建设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