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大同的修复,让不少居民进行了拆迁安置。对于这些从平房搬迁进楼房的人们来说,天天高兴的合不拢嘴。谈起搬迁,市民高继荣更是一脸笑意。
因为古城修复,财神庙街的安置户高继荣在惠民西城安置区选了一套62.49平方米的楼房。“和以前比起来,不知好了几百倍呢!以前的房子是砖木结构,新房的门窗、外墙等都是新材料,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住得安全,住得放心。”告别了数十年来狭窄、简陋的老旧平房,高继荣满足地对记者说。
古城范围内的许多居民因古城修复住上了新楼房,他们不再为漏雨发愁,不再担心引火物品受潮,不再为上厕所受罪。
高继荣原来住在财神庙街,一家四口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平房内。这是一间祖上留下的平房,他在上世纪80年代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翻修,但一到雨季还是挺难熬的。高继荣8月4日与记者交流时说,那时天旱盼下雨,可外面一下雨家里就“下雨”,外面不下了家里还在“下”,碰上连阴雨,整天得用容器接屋顶漏下来的雨,锅、碗、瓢、盆全上阵。平时还得准备塑料布、油毡,爬上屋顶遮这儿换那儿的,整个夏天都是提着心过来的,现在外面怎么下雨都不用发愁了。
高继荣说,住平房时,取暖、做饭也很不方便,不管是烧块煤还是用型煤,引火是必不可少的。平时得储备引火的纸箱、麻黄,院子里总是利落不了;遇上下雨天,引火物品一受潮,生火做饭都成了问题。如今住上新楼房,“啪”,一按灶具上的按钮,蓝莹莹的火苗就舔上锅底了,又干净又省事,“都是赶上了好政策啊。”
水冲式厕所也是令高继荣兴奋的事情。他说,住平房时,附近的公厕夏天恶臭难闻,冬天一大早上厕所人多,还得在寒风中等待,“现在厕所就在咱家里,想多会上多会上,再不用受冷冻了。”
记者接受邀请走进高继荣的家。新房收拾得一尘不染,家具也都换了新的,只有客厅墙上的那些老照片在诉说着主人过去的生活。
和高继荣一样,许多住在大同古城范围内的平房居民都有类似的感受。惠民西城B区7号楼的一对老夫妻以前住一间17平方米的平房,2009年搬到了这里。老人说,刚住上新房的那天,两人高兴得愣是没睡着觉,老太太现在还参加了小区的锣鼓队,乐呵着呢!
上一篇:大同市名校周边楼盘成了开发商假期热卖的焦点
下一篇:大同北岳安置区新居落成 市民喜笑颜开进行搬迁